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12-27 12:03:00 人气:187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通过多方努力,兰州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地表现在:
一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用工中的流动性大,没有严格约束规定,就业不稳定也是造成政府培训资源的无形浪费,加之就业和再就业人员择业观念滞后,自主创业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实现广泛就业,灵活就业人员未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难以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大学生和复转军人就业指导成为目前一项新的工作内容,这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
二是劳务培训力度有限。虽然兰州市各区大部分乡镇和街道都已成立农民工业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但由于农民工保障体系不完善,部分乡镇和农民对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进展缓慢,培训力度需要加强,特别是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对农村失业群体和“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群众的就业培训在思想观念上,宣传、教育乡镇面临很大的困难,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择业观念落后,思想比较保守封闭,自主创业意识不强,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式需要。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资金,使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培训、就业、跟踪回访等相关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三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度不断加大。我市国有、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已参加社会保险,但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的热情尚不高,拒保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养老、社保、医保、工伤、生育保险”范围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劳动保障工作量,另一方面使得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工作面临的执法难度进一步增强。
四是劳动监察力量薄弱,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市辖区企业众多,人口密集,加之“养老、社保、医保、工伤、生育保险” 五金及低保工作量的增大,社会覆盖面扩大,工作任务明显加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五是劳动保障工作环境有待改善。由于我市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等区财力困难,财政经费紧张,造成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分散办公。目前,培训、服务、职业介绍机构较为分散,有限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造成工作联系不方便和各自为政,接待前来咨询和投诉的人员少,加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能收费,没有专项的办案经费,在某种程度上掣肘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及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二、对完善劳动保障工作的建议
(一)统筹社会劳动保障工作,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深入研究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以及“养老、社保、医保、工伤、生育保险”等五条保障线的衔接,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就业政策,保持社会保障标准的稳定性,规范工作规程,严格发放标准,对低收入者适当给予补贴,严格落实新一轮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办法,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指导和职业介绍,落实好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促进失业群体的再就业。
(二)加大五大保险的覆盖面,形成建立再就业和交纳社会保障金的联动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五大保险基金收入,提高社会保险金的征缴率,是保障基金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也可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宣传,改变群众的就业观念,将国家的政策法规宣传到户,增加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参保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监察执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重点对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禁止使用童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劳动保障部门要和工商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对拒不参保的企业不予营业执照年检,督促其参保,对问题严重的可以建议吊销营业执照或停业整顿,确保用人单位职工的权益不受侵害。
(三)坚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再就业面。一是加强劳务培训。农民不能只出卖劳动力,要想实现长期就业、稳定就业,就必须拥有一技之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培训资源,按照市场需求,给予指导,有目的的集中对农民开展劳务培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有组织输转。以驻外劳务管理机构、劳务基地为平台,积极牵线搭桥,为促进再就业提供有用的信息,拓展劳务市场,加强劳务协作,实施固西扩东战略,在巩固新疆等西部劳务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向东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劳务输转力度,减少输出人员的吃不了苦而回转继而又面临失业的情况。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对已有的劳务品牌和优势工种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大力改善劳动保障工作环境,开创劳动保障事业新形势。积极整合资源,加大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的支持,及早解决办公问题,建成劳动服务大厅,实现统一办公。在政策宣传上配备业务素质高的专职人员接待办事群众,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夯实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基。
通过多方努力,兰州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地表现在:
一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用工中的流动性大,没有严格约束规定,就业不稳定也是造成政府培训资源的无形浪费,加之就业和再就业人员择业观念滞后,自主创业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实现广泛就业,灵活就业人员未能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难以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大学生和复转军人就业指导成为目前一项新的工作内容,这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
二是劳务培训力度有限。虽然兰州市各区大部分乡镇和街道都已成立农民工业余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但由于农民工保障体系不完善,部分乡镇和农民对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进展缓慢,培训力度需要加强,特别是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对农村失业群体和“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群众的就业培训在思想观念上,宣传、教育乡镇面临很大的困难,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择业观念落后,思想比较保守封闭,自主创业意识不强,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式需要。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资金,使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培训、就业、跟踪回访等相关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三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度不断加大。我市国有、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已参加社会保险,但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的热情尚不高,拒保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养老、社保、医保、工伤、生育保险”范围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劳动保障工作量,另一方面使得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工作面临的执法难度进一步增强。
四是劳动监察力量薄弱,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市辖区企业众多,人口密集,加之“养老、社保、医保、工伤、生育保险” 五金及低保工作量的增大,社会覆盖面扩大,工作任务明显加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五是劳动保障工作环境有待改善。由于我市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等区财力困难,财政经费紧张,造成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分散办公。目前,培训、服务、职业介绍机构较为分散,有限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造成工作联系不方便和各自为政,接待前来咨询和投诉的人员少,加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能收费,没有专项的办案经费,在某种程度上掣肘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及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二、对完善劳动保障工作的建议
(一)统筹社会劳动保障工作,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深入研究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以及“养老、社保、医保、工伤、生育保险”等五条保障线的衔接,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就业政策,保持社会保障标准的稳定性,规范工作规程,严格发放标准,对低收入者适当给予补贴,严格落实新一轮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金的申领办法,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指导和职业介绍,落实好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促进失业群体的再就业。
(二)加大五大保险的覆盖面,形成建立再就业和交纳社会保障金的联动机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五大保险基金收入,提高社会保险金的征缴率,是保障基金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也可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宣传,改变群众的就业观念,将国家的政策法规宣传到户,增加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参保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监察执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重点对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禁止使用童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劳动保障部门要和工商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对拒不参保的企业不予营业执照年检,督促其参保,对问题严重的可以建议吊销营业执照或停业整顿,确保用人单位职工的权益不受侵害。
(三)坚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再就业面。一是加强劳务培训。农民不能只出卖劳动力,要想实现长期就业、稳定就业,就必须拥有一技之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培训资源,按照市场需求,给予指导,有目的的集中对农民开展劳务培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有组织输转。以驻外劳务管理机构、劳务基地为平台,积极牵线搭桥,为促进再就业提供有用的信息,拓展劳务市场,加强劳务协作,实施固西扩东战略,在巩固新疆等西部劳务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向东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劳务输转力度,减少输出人员的吃不了苦而回转继而又面临失业的情况。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对已有的劳务品牌和优势工种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大力改善劳动保障工作环境,开创劳动保障事业新形势。积极整合资源,加大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的支持,及早解决办公问题,建成劳动服务大厅,实现统一办公。在政策宣传上配备业务素质高的专职人员接待办事群众,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夯实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基。